主办方:中国酒店产业综合服务平台
时 间:2025-04-05 10:07:26
地 点:北京
周天子想要作为诸侯中的普通成员被列国平等看待,似乎都已没有可能。
另一方面,荀子兼顾乐作为疏导人情的内在方式与仪规——乐合同的功能,以春风化雨的柔性方式,将乐上溯到天(自然),实现对个体的熏陶与改造,所谓穷本极变。其使用手段更立体,往往将政教风化、教育感化、环境影响等复杂而系统的手段加以综合运用。
[18]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第53-54页。[4] 刘桂荣:《西汉时期荀子思想接受研究》,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6页。乐之和包括了和敬和亲和顺这样三和之用。(同上)礼与乐,一为外在仪式显现,一为内在情感表达。荀子的教化是建基于人性论基础上的礼乐教化。
[12]在礼乐教化的社会中,乐与礼有内外之别:乐自中出,礼自外作。儒家论乐多与礼相提并称。按照孔子的说法,夏代的治国之道是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礼记·表记》)商代的治国之道是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同上),周代的治国之道是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同上)。
有学者指出,早期儒家乐以成德的修养论以孔子为滥觞,经过子夏,而大成于荀子和《礼记》。比之教育,教化无疑在受众范围、发挥手段、达成目标诸方面有所不同。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他们共同的理想。藉此,乐教与治道之关系层层落实到作为社会细胞的人身上。
时至今日,在弘扬传统文化,挺立文化自信的今天,深入挖掘、爬梳并阐释这一礼乐教化观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为了理论稳妥起见,在此不展开讨论。
古代乐器、乐歌、乐舞合而为用,是为一体。故其清明象天,其广大象地,其俯仰周旋有似于四时。[11] 杨艾璐:《解蔽与重构——多维视界下的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37页。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身之主在心,故《大学》曰正心与修身。
这岂不是说明天与人之间的相感相通吗?其音声或高亢、或浑厚、或明朗、或和缓、或激扬、或低沉等都能与天道相融合贯通。师云而云,则是知若师也。于庙堂之上,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要以恭敬之心来役使百姓,正所谓临之以庄。乐之声音通于自然,达于人心,由是教化之用才通达无碍。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这是从自然与人的关系出发,提出的乐出于自然、合于自然的乐教思想。
荀子则将礼乐教化与治道相联系,认为礼乐足以率一道,足以治万变(《荀子·乐论》),将其提升为治道之重要组成。在《乐论》中,荀子以墨子的非乐学说为鹄的,有立有破、破立结合,提出了独特的乐教思想主张。
所以说,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从乐教化的本质来看,其目的为改塑人之性情。荀子还强调在积渐的同时,要重视一(或写作壹)。礼乐教化与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有着密切联系。这也成就了儒家尊师重道教育思想的重要原则。在具体的成人教化、塑造方法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可归结为逆势而化、迎难而上、由外而内与顺势而为、因势利导、由内而外之间的差别。
物与欲之间的矛盾并非可调和,充分发挥礼义分的功能,完全可以使二者相持而长。(同上)谦恭节俭,庄重诚敬,这是礼教化的结果。
若从教化角度言之,与孟子相比较,荀子是一现实主义的教育家,而孟子是一理想主义的教育家。奸声感人则产生逆气,对应于乱。
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除了《诗》的言辞意义之外,其韵律、节奏的乐意义也不可轻忽。
荀子则走出了一条外王的路线,注重外在的理性探究式教化路径,主张学莫便乎近其人。故有所谓治世之音、亡国之音、乱国之音,故可以审乐以知政。(《荀子·礼论》)唯其如此,方能达爱敬之文成行义之美,方能既不窕冶又不瘠弃,既不流淫、惰慢,亦非隘慑伤生。礼与乐共同施加于个体,既可以作为发泄情感、调节情欲的工具,也可以是养心之方与顺气之法,实现个体的心理与生理的全面健康。
(《荀子·性恶》)此处所言与神明相通与天地相配,说的正是礼乐教化所能抵达的教化境界。荀子批判墨子非乐之说,认为其一之于情性,则两丧之矣。
这样礼义与师法通过个体积渐与专一产生了内外合一的教化合力。礼为人类生存之秩序,似专属于人,但礼义之统的制定出于圣人,某种意义上也要上合于天、通于天。
(同上)孔子作为打破知识垄断的教育家,其以礼乐六经、六艺为教,讲学洙泗,弟子三千,流风所及,垂范后世,终成万世师表。(《论语·八佾》)故有所谓郑声淫之说。
礼之教化主要凸显教化尚人为的一面。(同上)因此,礼乐皆得,谓之有德。[10] 余家菊先生曾将荀子教育学说专门辟出积论与渐论而详论。(二)美善相乐:审一定和与三和之用 荀子看到,不同的场合需要不同的音乐。
著诚去伪与穷本极变分别指向礼教与乐教。但教化如果不通过主体自身内化也无法发挥教化之用。
从个人的德性养成角度先王立乐之方来看,此正是乐者,所以象德也。[3](《礼记·经解》)以礼作为整治国家与民众的工具,就能百官得其宜,万事得其序(同上),所以孔子说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合而言之是将其作为教化之总名,涵具学生教育与民众教化的各个层面。[13] 王楷:《早期儒家乐教传统的演进及其当代价值》,载《道德与文明》2018年第2期。
这一系列企业管理机制变革体现了中国电建认真贯彻中央和国资委要求,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单位,培育壮大新的发展动能,标志着中国电建期望以新的面貌迎接未来。...
其实,电力行业的体制并无一定之规。...
同时,该局发扬度电必争,毫厘必争的精神,通过进一步主动对接,协调谈判后确保了南送负荷最终稳定在10万千瓦左右,截止12月20日,该局已经累计南送电量10.84亿千瓦时。...